为鼓励研究生学术创新和产出高水平学术成果,培养拔尖创新人才,学校设立了“研究生高水平学术创新项目”。项目实施以来,在各院系通力配合和研究生导师精心指导下,多名研究生取得了优异成绩和创新性成果。为此,研究生院推出【为学故事】系列报道,介绍2020年度“研究生高水平学术创新项目”优秀研究生及其科研工作,以期在广大研究生之中,倡导严谨笃学、求实求新之精神,培育勤勉致知、善学进取之学风。
袁伦强(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博士研究生)
指导教师:黄天树
科研感言:学术研究要勇于创新,要求真务实。
我是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的博士研究生,研究领域是中国古文字,主要从事甲骨文文字考释。出土文献与古文字往往被视为极冷门的研究领域,与社会大众距离很远,这些研究需要长期坐冷板凳积累材料,往往投入极大而产出较小,而且成果大多颇为艰深晦涩,似乎既不能创造物质财富,也难以付诸社会生活。但是,中华民族的思想根源、文化基因恰恰蕴含在这些古文献的字里行间。我所做的工作是去认识一些还不认识的甲骨文,弄清楚汉字发展演变脉络,某种意义而言就是在探索中华文化的源流。
甲骨文内容丰富,涉及历史、文化、语言、文字等多方面。文字释读是甲骨文各项研究中最基础的工作。自甲骨文发现开始,百二十年来已在文字考释方面取得了可观的成绩。一般认为甲骨文的单字数量在四千个左右,其中认识的大概有一千三,约占三分之一。剩下的未识字中多用例较少、构形不明、源流不清之字,考释的难度相当大,然而这些字对于梳理汉字源流和解读卜辞含义仍很关键。虽一字一形,亦可“探赜索隐,钩深致远”。
在研究生高水平学术创新项目的资金支持下,我以“甲骨文偏旁分析与文字考释”为题,分析和整理甲骨文偏旁的不同形体,探索甲骨文偏旁的组合规律,考释甲骨文中的疑难字。我的论文《甲骨文字杂释四则》已在《中国文字博物馆集刊》上发表,另有三篇论文《甲骨文“履”字补释》、《甲骨文考释二则》、《甲骨文“”字考释》已分别被《出土文献》、《甲骨文与殷商史》、《中国文字研究》接收,不日即将刊出。在这些文章中,我对甲骨文中的疑难字“”“”“”等进行了考释,提出了新的释读意见。
去今久远的古文字还能被认识,是因为中化文明未曾断流,汉字一直沿用至今。虽然文字的形体变化很大,但遵循古文字构造和演变的规律,建立起已识字与未识字之间的桥梁,即便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也能被考释出来。学术研究需要很长时间的原始积累,这就是坐冷板凳的过程,枯燥但必不可少。这是积蓄能量的过程,既要储存原始信息、关注学术动态,也要积累自己的敏锐点和新思考,当机遇来了才能触发灵感有所创获。
最后,以一首小诗作为结语:
春风吹过古往今来,
春雨泽润四方上下,
桃李芳菲,抚慰三千五百岁。
读着三千余岁的文字,
仿佛置身另一个境地。
上春衅龟,祭祀先卜。
人们匍匐虔诚卜问:今日雨。
其自东来雨,其自西来雨
其自南来雨,其自北来雨
灼烧过的龟甲裂纹交错,
恰若贞人掌心的沟壑。
一道道兆纹,是沟通神灵的谶语。
一刀刀刻痕,是贯通文明的经纬。